[情系基層記者行]播撒脫貧“種子”
發布時間:2018年06月25日 來源:仙桃日報
“養黃顙魚要注意水質調控和預防疾病。”6月22日上午,在長埫口鎮黃旺村部會議室,養殖大戶丁銀平邊聽邊做筆記。
當天,我市水產特種養殖專家別傳遠和蔬菜種植專家吳靜紅,為該村種養殖戶詳細講解黃顙魚、小龍蝦養殖要點,以及毛豆和西蘭花如何增產豐收等知識。
“有了專家來指導,我們搞特色養殖更有底氣和信心。”丁銀平說,專家講解的知識實用,對他的黃顙養殖很有幫助。
去年,丁銀平承包了近400畝土地開挖成魚塘,帶著9位貧困戶搞起了黃顙魚養殖,并成立合作社。“今年2月份投苗,現在可以出售第一批黃顙魚,每斤可賣到10元。”丁銀平臉上露出笑容。
黃旺村是市農業局結對幫扶村。以種植水稻、小麥、棉花等傳統作物為主,經濟效益不高。“大多數農戶辛苦一年,落不下幾個錢。”市農業局指導村民調整種養殖結構,推廣特色種養殖,增加農民收入。如今的黃旺村,不僅有近400畝的黃顙養殖基地、240畝毛豆種植基地,還有3戶養殖青蛙,多戶村民養殖小龍蝦,特色種養殖產業風生水起。
黃旺村三組79歲的貧困戶肖金才,身體不好,兒女都在外,家中幾畝地無力耕種。他加入合作社后,將自己3畝地承包給丁銀平養魚,每年有1500元收入。“地荒著也是荒著,租給他還有報酬,對大家都好。”肖金才說。
“農技專家指導我們搞特色種養殖,為我們播下脫貧致富的種子。”黃旺村黨支部書記沈紅兵深有感觸地說。
此外,市農業局扶持村里新建的光伏發電項目已投入使用,發電1.6萬度,增加集體收入近萬元。
播撒了“種子”,還需精心呵護。在農村,農民最缺的是技術,為此市農業局經常性組織水產、農技專家來到村里,來到田間地頭,向參與種養殖的農戶傳授知識,答疑解惑。
“絕不能讓村民因技術原因蒙受損失。”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只要村民有需求,他們將第一時間組織專家進村服務。(記者 李輝)
當天,我市水產特種養殖專家別傳遠和蔬菜種植專家吳靜紅,為該村種養殖戶詳細講解黃顙魚、小龍蝦養殖要點,以及毛豆和西蘭花如何增產豐收等知識。
“有了專家來指導,我們搞特色養殖更有底氣和信心。”丁銀平說,專家講解的知識實用,對他的黃顙養殖很有幫助。
去年,丁銀平承包了近400畝土地開挖成魚塘,帶著9位貧困戶搞起了黃顙魚養殖,并成立合作社。“今年2月份投苗,現在可以出售第一批黃顙魚,每斤可賣到10元。”丁銀平臉上露出笑容。
黃旺村是市農業局結對幫扶村。以種植水稻、小麥、棉花等傳統作物為主,經濟效益不高。“大多數農戶辛苦一年,落不下幾個錢。”市農業局指導村民調整種養殖結構,推廣特色種養殖,增加農民收入。如今的黃旺村,不僅有近400畝的黃顙養殖基地、240畝毛豆種植基地,還有3戶養殖青蛙,多戶村民養殖小龍蝦,特色種養殖產業風生水起。
黃旺村三組79歲的貧困戶肖金才,身體不好,兒女都在外,家中幾畝地無力耕種。他加入合作社后,將自己3畝地承包給丁銀平養魚,每年有1500元收入。“地荒著也是荒著,租給他還有報酬,對大家都好。”肖金才說。
“農技專家指導我們搞特色種養殖,為我們播下脫貧致富的種子。”黃旺村黨支部書記沈紅兵深有感觸地說。
此外,市農業局扶持村里新建的光伏發電項目已投入使用,發電1.6萬度,增加集體收入近萬元。
播撒了“種子”,還需精心呵護。在農村,農民最缺的是技術,為此市農業局經常性組織水產、農技專家來到村里,來到田間地頭,向參與種養殖的農戶傳授知識,答疑解惑。
“絕不能讓村民因技術原因蒙受損失。”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只要村民有需求,他們將第一時間組織專家進村服務。(記者 李輝)
更多資訊,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